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24的博文

控制住脾气

今天又去考证了。 应该是能拿下了,不过今天说的是参加考试的时候遇到的一个事。 我们几个人都坐在考试的准备间中。 5个人中,3个已经是中年了,这该死的生存感。 不得不来考呀,谁让我们在IT这个技术高换代的世界里讨生活呢。 按规定,不能带要求的证件以外的任何东西入考场。 其实我来过这次算第三次了 监考的也就是口头说一下,从来没有要求检查过。 不过今天可能是个例外了。 每个人都会发一个用来写memo的板子,和两只黑笔。 有那么一个人,看来是工作中养成的习惯,立刻写上了自己的编号,一看就是个标准的社畜。 不过,他错了,监考的人说了句:在正式进入考场前,不能写任何字。 然后就拿下他手中的板子,让别人给换了一块。 不知道是什么在作祟,标准的社畜,这时候也嘴里嘟嘟囔囔了。 监考的人这时候来了脾气了。 ”请掏空口袋,我要检查。” 哎,我们是无辜的呀。 配合吧 可怜的社畜,嘟囔的更大声了。 很不幸,他带着眼镜,这个特征,又被利用上了。 ”请摘下眼镜,我要看看有没有设备。” 好像除了我都戴着眼镜呢。 这里不是公司,已经清晰可见的反抗声音听见了。 ”都转过去,我要看后面的口袋。” 这个该死的社畜,卫生习惯倒是很好,后面的口袋里带着个手绢。 ”除了证明身份的证件以外,任何的东西不能带入考场。” 然后除了社畜,我们四个人被允许进入了考场。 社畜,虽然还在嘟囔着,但是声音明显的小了,他可能也知道了除了公司,外面也有规矩要守的。 权力是个好东西呀,这次监考者的那微小的不能再小的权力,别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出来。 脾气,谁都有,区分场合的发脾气,呵呵,也不见得是个聪明的选择呀。

历史取决于个人

今天转了一篇六神磊磊读金庸的文章。 赞同80%吧, 大部分的历史书,或者说大部分的书 里面的结论基本都是唯一的 六神磊磊的这篇文章,突出了一个时间。 时间不同,好像看到的历史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么历史变了吗? 很明显,其实也不是那么明显,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历史是不会变的。 那么变的是? 你看的是一个又一个截面 历史是好,是坏,可能一个截面你看到的是好的,一个截面你看到的是坏的,好或者坏,都不会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 我的观点,历史怎么样,取决于你是谁,或者你代表谁。 你在台下,估计你就会说历史上很多台下造反成功的事。 你在台上,你就会举历史上平凡成功的事了。 解放后,全国都在打地主,那么地主有多少呢,应该不少了吧,地主家的人,也跟着打吗? 现实中的例子就是站队了, 为了向上爬,可能有十个队伍,这十个队伍都有自己的不少人吧。 结果是,只有一个队伍能爬到顶峰,那么对这个队伍的人,历史是胜利的,毫无疑问,伟大的。 对于另外的9个队伍来说呢?失败的?取决于胜利的人怎么对待你,可能是不计前嫌,也可能是彻底封杀,历史上也可能是失去性命。 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人 大家尽量多个角度来看事物,毕竟我们不一定是那个最后胜利的人。

自古以来?

 经常听到这句话。 那么多古算古? 没有期限的说历史,就是个耍流氓。 看一段视频吧。 历史地图 分多和少,站多平少。 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我曾经在我的日本老师家里,看到过他手绘的一份, 中国的历史版地图。 也就是各个朝代的地图集。 手绘的肯定信息没有上面的全,不过基本也是看出来了一些问题。 中国最大的时候,其实是外族最强大的时候。 宋,其实没过燕云16州 明,其实就是长城以内。 元? 俄罗斯也算你家的了。 清:中华民族,这个词很有意思,可以再探讨。 驱逐鞑虏,还我中华,真驱逐鞑虏的话,东北就不能算领土了。(满族不算的话, 东北一直都不是) 所谓的自古以来,那么那时候的地真不是你家的(问题是你是谁?) 历史书,真可以点把火烧了。

科幻成为现实

图片
最喜欢的类型之一就是SF了。 最近刷Netflix少不了要刷刷SF,其中有一期是地球末日的,小行星撞地球的场景。 其实剧情和以前的都差不多,不过是其中的科技元素变了一些。 有一个设想,是很多科技剧也都有的,而且,我认为肯定会成为现实的 那就是超级电脑的存在 现在的chatGPT就是这么一个角色。 基本上可以代替人类干大部分的活了。 人类的作用,这里不过是给一个方向,大量的活,都是计算机来完成的。 武器,在这里只是配角了,大boss争夺的对象反倒是超级电脑的源码了。 可以想象,未来的我们也会有这么一种场景,大家用到的各种,手机,手表,电脑, 都是这个超级电脑的终端而已,拥有的权限越高,拥有的能力越大。 再说一个已经实现的科技把。 我曾经在看过钢铁侠后,就说希望未来的操作系统就是他那样的, 在空中,用手来操作,各种设计都是基于空间的。 这个,在spacex其实已经有了,不过还是基于显示的,操作方式就是钢铁侠的那种, 唯一欠缺的就是真正的空间的3D显示了。 并且,这是十年前就已经实现的了。 限制人类的永远都是人类自己, 去掉限制,才能无限的发展。 不可想象,还有限制的社会存在。

ソフトバンク第44界株主総会

图片
今天完整的把SB的第44界株主总会看完了。 因为是有人放出了一个片段,我就想看全部的。 一个半小时的会,基本就是孙正义的个人演说会了。 放出的片段是孙邀请老黄去他家商量收购股票的事情。 如果收购成功了,今天的世界第一可能就不是Nvidia,而是SB了。 但是,孙正义的影响力已经明显不如以前了,估计10年前,收购这事就会成了。 老黄不想被收购的理由也很简单,他不想为钱而工作。 或者说,他不想上面还有个boss,当然孙正义基本不会干涉他的。 还有一个话题,看出来这些大佬级人物的格局。 他说,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是买arm还是买Nvidia的时候,他还是毫不犹豫的买ARM的。 自己决定的事情,就没有理由后悔。 以后的消息,还是尽可能看源头的信息。 不要看中文的只言片语。 孙在演讲中也谈到了,他尊敬(日本的敬语:其实就是他看得上的)的一些人物,有些已经不在世了。 所以,如果有机会,能得到对面和这些人物聆听,沟通的机会,就绝对不要错过了。

买产品还是买股票

今天有人在晒他买的股票 costoco 没有大的波动,慢慢的,稳稳的涨了一倍了 就是最近的一年多。 林奇说过,选股票是每个人都可以的事情。 就看你周围的好的产品,你在用,你就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确实,来的久了,大家都会去costoco买东西, 就算不办会员证,也会找朋友带进去,每次都买很多很多的东西。 当然了,如果你不是买东西,而是把买东西的钱都买了他家的股票。 那么你的钱就翻倍了。 这样的提问一出来,就有不少人感叹了。 看来都没有少买东西。 其实,他家的价格是够便宜了,要不也不会每次去都和大采购一样。 在买一个大受欢迎的产品后,是不是可以考虑买一买这个产品后的股票呢? 股神哪里找,就在我们身边。

毕业演讲

昨天看了老黄在斯坦福的毕业演讲。 很明显,他是为了打广告去的。 这么优秀的学校,不打一波广告,对不起这场演讲了。 历史上有几场毕业演讲是让人记忆深刻的。 乔布斯的那个算一次。 oracle老板的那个算一次。 这次老黄的算半次吧,如果未来AI真能改变社会,这次就算是个完整的一次了。 演讲中,他提到了多次的失败, 才让他决定走到了一个没有人走的路上。 在别人走过的路上走,最多就算个追随者,也不会造就今天的Nvidia。 还有一个故事,是讲一个日本的园丁, 在一个广袤的花园里,一点一点大的造就一个美丽的花园的故事。 我不确定领会到了他的意思了。 不过他说每天只干最重要的事情。 我领会的是TODOlist 不要太多,每天只干一件事情, 慢慢的你就会达到目标的。 还有一点就是要找到足够大的地方,才能创造出足够大的事业。

按信息时代的法则对自己进行教育

今天听黄老板的演讲,有些感悟。 不过今天写的内容还是以前看的书里的东西。 如标题所写。 书中的一个观点还是惊到了我 有几个迭代周期,可以达成共识的 摩尔定律,这个基本就是信息时代的更新频率了。 那么教育体系的更新频率是多大呢? 或者按照书中的说法:滞后时间 书中所说的滞后时间相同的两个行业,就是制造业和教育业了,大概都是V0年以上了。 不要着急反驳,想想事实。 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一个经典的笑话就是 一个计算机老师拿着一个带着长长尾巴的东西,问别人这是什么,该怎么用。 制造业,我是有经验的,因为我的专业就是工业自动化。 自动化算是制造业里比较技术先进的系统了。 但是,我们都知道,现在还有写系统跑在win2000上呢。 98也不是没有。 当然,如果你上学时代学的是学习的能力,自学的能力,这个永远不会过时的。 信息时代的滞后时间是18个月,也就是摩尔定律的时间。 现在开始学AI,大概1年半后,刚刚赶上不被滞后。 明天来写黄老板的演讲感悟。 书中提到的信息时代的教育,还有一点就是财商的教育。 很重要,不过我不看好任何学校教的内容,因为这部分是实操大于理论的。

如何从事前的新闻来判断事后的价值

今天这个没有答案,就是个问题。 如果你知道答案,请告诉我。 昨天说的策略,也是事前知道了一些信息,事后我才能知道这些信息的价值。 同样的,针对经济活动,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新闻, 如何从事前的信息,新闻中,判断出这些信息的价值呢? 我想第一,尽量找靠近源头的信息 那些自媒体,可以不用看了, 中文的信息,不是不准确(有时候就是反向指标),就是太滞后了。 比如,上周订阅的巴伦周刊 在FOMC议息的第二周,看到了一篇中文的信息, 说FED今年都没有降息的预期。 但是,我在英文的巴伦周刊上翻看时, 在6月初那期,FOMC的之前,就已经有这样的文章了。 当然,这也是预测类的文章, 不过,这种重磅级的财经文章,华尔街针对他们做些准备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然后,应该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预期做些准备, 不过针对重点新闻的预期,做些仓位的调整,这个是可以有的。

基于策略的游戏玩法

今天是stepngo的发行日。 我竟然玩不了,因为iPhone版的没有发行。 只有继续等了。 这个游戏,基本陪我2年了。 其实早就回本了,不过又都投进去了。 项目方其实很多做法都不地道。 但是,比较了很多的相同的项目,靠谱的还就是他了。 两个月前,就说要发行新的游戏。 不用想的,肯定会有人问,新的出来了,旧的还能玩吗? 答案也几乎是标准的,肯定支持。 但是这几天的币价就看出来了一切, 一直在掉。 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上次新闻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 不过我还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能提振现有的币价。 这里面就是个一个游戏中的策略判断的玩法了。 游戏能不能赢,基本看到采用的策略,就能判断了。 所以,平时玩游戏也不是全无用处的。 曾经参加过一阵桌游的游戏,玩的最多的就是策略类的游戏。 所谓策略,就是根据自己手里的资源和对方的来做一系列的决定, 游戏里的资源很多都是随机的,锻炼的就是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我总是跟着一方走,过了好久才看出来人家上几步的妙处。 现实生活中像stepn这种游戏,等我看出来方向的时候,已经拿不到好的筹码了。 真希望身边多些高手,可以请教一下策略。

学史用史

最近二爷又出了一期节目,讲的是华国锋。 看完之后有种后背凉的感觉。 一个本会很乱的时期,被他挡住了。 由他开启的一些功绩也被冠在了别人的头上。 就像袁腾飞说的,中国的历史书就是本秽史,没有多少真东西。 按功绩来算,我们都是受惠于他,都要感谢一下。 历史不会忘记他的。 学史肯定不是就为了看看故事。 从中古的历史书上,看到的就是乱, 每一段时期,没有强势者之后,必然会是一段混乱的历史。 华国锋那时期算一个,那些个宵小都在准备着造反。 那么下一个这种时期还有没有呢? 肯定并且确定的会有。 会是什么时候呢? 我估计是10年之内 还会不会出现一个时代的人物来阻挡住混乱呢? 50%吧 大部分的人都希望稳定,希望社会安定。 但是,历史的进程,肯定不是大部分来决定的,只能是少数人 少数野心家来决定。 目前中国的社会,利于诞生这种人物。 安排好家人,不要轻易的加入任何一边, 去赌场就是输点身外之物,这个,读错了,可就把身体都赌进去了。

父亲节

就是今天。 男人很不容易注意节日气氛,家里也是这样。 反正消费链上,男人是排在最后面的。 一般,父亲都能记住孩子的生日,孩子记住父亲的那就不一定了。 我爸是这么对我的,我也是每年都给小孩子过生日的。 自己的生日倒是不那么在意。 其实,我还是希望有点仪式的。 某一年,我过生日,我完全没有提,家里真就什么都没有了。 嘛,就这样了把。 不过生活还是要有点仪式感的。 前一段,母亲节,我带着小娃娃去给妈妈挑礼物。 他开始挑的都是自己喜欢的,玩具了,吃的什么了。 被我一顿教育,最后,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 买了个不会败的花,现在还一直插还花瓶里。 表达 也是需要教的。 这次父亲节,我提前就要礼物了。 小家伙想和送妈妈的一样,被我否决了。 这次我不提示了,让他自己看着办。 刚才, 收到了礼物。 今天去上画画课画的画,可能老师也是想到了过节。 这次小家伙应该学会了一些表达的方式方法了吧。

公平的世界

 公平的世界存在吗? 没有漏洞的世界存在吗? 世上最聪明的人都往不公平的漏洞去奔的时候 这个世界成什么样就可想而知了。

少数人的错误,你还会坚持吗?

在一个投票行为中,如果你是少数人的一方,并且是错误(不一定)的,你还会坚持吗? 首先,对或者错,这个是不确定的,如果是定论了,就不需要投票了。 再次,别人的正确,对你来说一定是正确的吗,每个人应该坚持的都是自己的正确。 仅仅因为多数人支持,而改变自己的立场,这说明你可能就没有立场了。 想起几个事情 1. 三体中,可能有个大家最不喜欢的人,就是个那个接替罗辑的女的, 她两次替人类做了选择,并且是把人类带向了另一个方向。 我第一次读,感觉让她来做选择不可思议,并且还是多次。 其实小说就是现实的投射,可能有些事情,就算是不利的,也要选的。 2. 投票的等权论 国内可能听过最多的事情是投票时候让某某拿50%接近的投票权。 最有名的是马云,他那个是运营公司,目的是盈利,他可能善于盈利把。 x上有过一段时间,大家批判的多的是个女人,她说马斯克就应该投票时候占的权重多些。 后面还有一些她的理论。 其实,所谓对错一定就是不可更改的吗? 欧洲,投票中出现过的两例: 英国脱欧,90%的人认为不会发生,现实就是发生了。 瑞士投票给不给自己发更多的福利,结果被否决了。 对还是错 这世界继续运行 想到这里,1中的那个女主角,我好像可以理解了。 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 按照多重宇宙的理论,这个宇宙可能就是为了让你犯错而生的宇宙呢? 人生就是个过程,一个体验的过程。 对也是体验,错也是体验。 关键是自己的。

信息要看源头的好

信息要看原版的,越靠近源头的越好。 这个道理一直都懂的,但是,源头的信息英文的多,苦于阅读速度,一直还是靠的翻译过的。 《巴伦周刊》 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还是在看书中说芒格必看的一个周刊,而且是纸质的。 第二次听到是xbx推荐的,也是说芒格必看的一个原因,还有就是质量高。 第三次就是在公众号巴伦周刊,不知道是不是和那个纸质的出版物有什么关系,不过看公众号的文章还是挺有水平的。 然后,就是,公众号换名字了,巴伦周刊变成巴伦中文了。 是被管制了?还是被真正的巴伦周刊控告了? 为什么不去看看真正的巴伦周刊呢? 请注意,到现在,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看过巴伦周刊的真正的内容呢, 如果有,也是转载的,或者说就是公众号的内容。 结果就像一定的一样的,巴伦周刊有电子版。 我找到他们的官网的那一刻,就不禁问我自己了,为什么不早看看呢? 然后就看到了官网的广告,一周只要50美分?这么便宜?为什么不定一个呢? 订阅的过程略过,当然不是广告上的价格,最终定下来一周要1美元。 算一算,还是相当便宜的,让我们看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把。

又解决了一个性能问题

每次面试的时候,说起我的亮点,大概都会有解决了性能问题的说法。 基本每次做大型项目,都少不了这个性能问题。 有幸的是,我在几个项目中都做过性能的调优。 一个本来执行几个小时的程序,调到一分钟执行完。 不管怎么说都很有成就感。 几天又碰到了一个这么的问题,最终从一小时调到了15秒。 这个项目用的postgre,按理说我没用过, 不过真正到调优的时候,看执行计划的时候,大概的和其他的数据库也一样。 不过自从上个月开始上线项目,就问题不断。 前前后后快把官方的文档翻遍了,这次调优的问题, 又是翻看了好多地方,看了好多文章。 打住,打住。 本来说好的把重点不放在工作上了,为什么工作起来还是那么努力? 摆脱不了的社畜感。 其实在我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想的是全力向交易,投资转向。 早一日离开职场。 不过这两年的思考,也是做到一个专家再来转型似乎是个更稳妥的选择。 直到我看到了昨天说的书 为什么不能两者兼得呢? 昨天的书里给出了个答案,你只要付出两份的代价,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那么就这么定了,向着先方向出发。 很自然的带出了昨天提到的第二件事情。 2. 不要怕犯错,但要善于从错误中吸取经验 方向错了,就要调整,不要怕犯错。 犯错就要快速的改。

《富爸爸-致富需要做的6件事》

1. 做好为财务自由付出努力的准备 2. 不要怕犯错,但要善于从错误中吸取经验 3. 按信息时代的法则对自己进行教育 4. 学会用良性的债务挣钱 5. 尽快消除不良债务 6. 勇敢改变自己所处的现金流象限 文字 有个好处 谁都能认识 还谁都能写出来 但是 毫无疑问 真能做到的 试问又有几个人 书从厚读到薄 就是掌握知识,提高认知的过程。 其实,没那么简单。 就拿第一条来说吧。 做好付出努力的准备! 你真准备好了吗? 就像前两天应用过的这段话 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 你想要稳定,就要为稳定付出代价 付出的代价就是从此以后,一直到死, 稳定到数字固定死,不会有任何变化,你能受得了吗? 不止一个人和我说过,想想今年能到手的钱数,就没有任何动力来干活了。 你想要富裕,那就不可能稳定,说不定一夜暴富,也说不定一夜爆负。 那么可不可以既要稳定,又有暴富的可能呢? 富爸爸告诉我们可以 那你就要付出两份的代价? 一份的代价都很少有人能付出,何况两份!!! 可能性无限,就看你努不努力了。

提高一下精力

也就是按摩了一下。 最近找了个按摩店,师傅按的不错。 按的时候又疼又酸,按完了感觉不错,最少最近的睡眠还不错,不知道是不是按摩的效果。 奈飞的剧,在找经典的刷,找了部billion来看, 大概最近都先看金融相关的剧了。 一点感受,精力真充沛呀。 来到分享会,也是感受到了大家的精力充沛。 特别是J神,什么都在搞,还搞的挺明白的。 时时刻刻都在感受市场的变化。 有精力不一定能搞出什么成就(以后别文写写) 但是没有精力肯定搞不出来,这点可能就是我的写照了。 每次想搞点什么,坚持不下来几个小时,就累的不行了。 再加上白天还有份工作要做,忙起来就把自己的事甩到脑后去了。 总之,第一,就是体力不足,精力不足。 注意力不足。 体力的问题,靠减肥来解决一些,精力不足,减少其他的杂事。 以后也要经常按摩按摩来补充精力了,虽然我不用直播。 身体衰退图

毕业后的成绩单

又到了高考季了。 有人还在回忆高考的种种, 又有人说,高考后最好的事情就是再也不要考虑高考了。 老活在高考里,对向前是没有什么好处的,除非你靠补课赚钱。 高考,甚至大学,包括以后的职业生涯里。 一门必不可缺的课是财商课。 财商课一定要读的书就是《穷爸爸。富爸爸》系列。 系列里面有一章是这么写成绩单的。 起因是作者在一门课上得到了个不及格。 他就忧虑以后会受到影响,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歌词?) 富爸爸是这么对他说的: 你去贷款,银行经理是不会要看你的考试成绩单的。 你既往的成绩单,优良还是不及格,是没有人关心的。 银行经理关心的是你的资产负责表, 这就是你的成绩单, 而且是个会变的成绩单。 这个成绩单,你可以无限的考试, 考官就是银行经理 考试通过就是获得贷款, 在考试通过之前你可以不断的改变成绩单。 人生不是一直不变的 考试也不是只有一种模式 忘记高考把,他就是一个台阶而已,上去了就不要回来了。

科幻小说里的日志

昨天来个mail,我的Netflix的免费期到了,如果不看需要退订。 我没有处理,今天开始就是收费期了。 那么就开始好好看吧。 今天重温一部旧片,火星solo记 科幻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类型,几乎有好的都不放过。 重点不要跑偏了,今天说的是科幻片里的日志记录方式。 这部片里采用的是vlog,也就是视频的记录方式。 其实在另外一部更有名的科幻片阿凡达里,也是这种记录方式。 为什么都采用这种方式呢?那么说这是以后的必然呢? 在西方的科幻体系里,幻想成为实际的比例是越来越大。 最有名的凡尔纳的小说,几乎都成为了实际? 为什么呢 我有一定的想法,还是回来,说一下日志的方式吧。 说说他的好处吧 记录本身不需要人来做多余的动作 只要正常的说话就好了 不像原来的航海日志,还要船长花时间去记录。 再就是说话,是最最原始的记录,误解会少一些(肯定还是有的),再加上有视频, 有可以的GPS,各种指标。 如果说前几年还想不到,这几年的AI发展, 由视频生成文字,几乎把信息的保存单位压缩到最小了。 那么原来的视频音频包含的信息其实是最大的,包括环境的信息都包含在里面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存储设备的发展,以后肯定会有一个专门的记录硬件的, 不需要在启动一个耗时的OS了。

交易属不属于财商

再看以前写的东西,里面有一篇财商的内容。 https://www.jviewthe.world/2024/02/blog-post.html 当时也没有展开,其实是还没想好。 那就是交易和财商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 为什么想到这个话题,就是这两天的风险事件,大家都以为能薅到巴菲特的羊毛。 就像有篇文章里说的,交易上来就上高杠杆,结果肯定是失败的。 风险,止损,仓位,这些问题要一个一个的解决,不是靠偶尔的一把行情 抓住了就以为自己学会交易了。 问题没有解决,只要不离开市场,最终都要还回去的。 像我的感受就是,难的把握不住,那就降级, 自己交易不盈利,那就定投吧。 降低标准,一直到自己能接受的最低限,然后再巩固自己的最低限, 一点一点的提高他。 大家进入市场都是看着明星的暴富效应进来的, 然后奔着解决自己的赔钱愿意而去。 交易属不属于财商, 成功的交易可能属于吧,毕竟财富的增长就必然带着财商的变化,管的钱不一样了吗。 但是,反过来 交易的失败,如果不能转换为财商的提高,其实就是去了趟赌场。

定投开始

相信国运,定投纳指。 一直这么说,但是都没有实行。 终于上个月底,把我的定投做起来了。 这次是先认识到了,行动滞后了很久。 具体的原因吗,要找的话,肯定可以找到1,2,3,5,6,9,10个的。 就拿这次成功的过程来说,从开始到最后成形, 也是经历了不断的一段时间了。 先是确认年金,就花了好多时间, 官方要求确认好几项,结果一通确认下来,我都没有参加。 怪不得我不知道,如果最开始就选没有的话,早就投上了。 再就是那个个人卡号,终于第一次用上了, 不幸的是,我把密码忘记了,试了4,5次把卡锁了, 又专门去市役所解锁了一次。 更可笑的是,我给我的同事推荐定投, 他们都已经买上了,我才动手的。 肯定是有理由的,不过结果是好的。 我也挺佩服他们的,几乎金融知识为0的情况下, 被我说服了开始定投。 说明我的说服力还是可以的,以后发掘发掘这方面的潜力了。

《控糖革命》

又是一本书。 这本书接着昨天的话题。 一个成功的诊断要有一个正确的检测。 这本书也是,一切的一切都有个开头,这个开头就是检测。 书中说到的是动态测血糖仪。 这是仪器不是一般用的测一次要扎一下那种 是植在身上的,可以随时随刻的检测血糖变化的仪器。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仪器,才能在吃完食品之后立刻检测,排除了其他的影响。 可以说,说中得到的结论,都是可以再现的。 而且,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只要配备了这样的仪器 都可以根据个人再精确的调整各种参数 比如吃多少血糖才会更高,这个肯定是因人而异的。 其实有了这样的仪器, 就能得到更多的结论了, 不过说中是给了10个结论了,大概是覆盖了大部分人的需求的。 首先,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读本书的, 血糖峰值的一些症状没有的话,其实可以不看本书的, 至少目前的状态下可以不用看的。 从别处抄来的血糖值的自我检查表,如果都有,建议看完本书。 ① 較多麵食類、丼飯類等碳水化合物類飲食。 ② 經常吃甜食、喝飲料等甜食 ③ BMI 值25 以上 * BMI 代表身體質量指數,可以根據體重和身高計算。 計算公式體重(kg)÷身高(m)÷身高(m)=BMI ④ 飲食速度經常很快,曾被人說吃飯速度快 ⑤ 幾乎沒有運動習慣 这次抄自书中的指标 ◆ 问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看看你的血糖是否失调。 □ 是否有医生说过,你需要减肥了? □ 你是否在尝试减肥却发现很难成功? □ 如果你是一位男士,你的腰围是否超过了3尺?如果你是一位女士,你的腰围是否超过了2.7尺? □ 你是否会在白天频繁地感到饥饿难耐? □ 饿了的时候,你会感到烦躁甚至愤怒吗?也就是说,你会出现“饿怒症”吗? □ 你是否每隔几小时就想要吃东西? □ 如果吃饭晚了,你是否会浑身发抖或者头晕眼花? □ 你是不是特别喜欢吃甜的东西? □ 你会在上午或下午感到困倦吗?还是你一整天都感到很累? □ 你是否需要咖啡提神才能度过一整天? □ 你是否有睡眠障碍,或者你在醒来时感到心慌吗? □ 当出了很多汗或感到恶心时,你是不是会感觉一点儿力气也没有? □ 你是否有痤疮、皮炎或者其他皮肤问题?□ 你是否有过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 你是否出现过脑雾? □ 你的情绪波动是不是很频繁? □ 你是否经常感冒? □ 你是否经历过胃酸反流或者得过胃炎? □ 你是否有过激素紊乱、月经不调、经前期综合征、不孕不育或多囊卵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