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24的博文

两类决定

  贝索斯曾在给投资者的信中如此思考“决定”: “有些决定非常重要,不可逆,是单向门。这样的决定,你必须仔细缓慢地做,需要深思熟虑和协商。因为一旦你走过这扇门,然后很不喜欢那里,你就再也无法退回到从前了。这是第一类决定。但大多数决定并非如此,它们是可变的可逆的,是双向门。做了不太好的决定也不用承受太大后果。因为你可以立即返回。这第二类的决策可以而且应该由团队里的人来做。”

不知道学什么就学语言

段永平见巴菲特,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最近的视频中解答了这个疑问。 这个疑问就是他的语言能力。 伴随这个疑问,一并解决了另一个疑问:他为什不早两年拍下那个午餐会。 因为每年都在涨价。 先梳理下他的时间线。 段是2001年移居美国的,并且就在前两年投资了网易。 赫赫有名的案例,不到三年就收获了一个亿。 这都是公开的信息。 他收获这些肯定是在2006年前的。 那为什么非要到2006年才拍下午餐会呢? 答案就在语言力上。 不在国外生活过的人,是不知道的。 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是两个层次的事情。 最高的运用应该就是商业运用了。 因为语言不达意,会达不到好的沟通效果的。 他自己说的答案是,他也是想早点拍下来的,但是语言没达标, 所以努力了一把,隔了两年拍下来的午餐会。 那么如果早两年拍,大概就是少了几十万美元的价格了,但是语言的沟通力可能就没那年那么理想了。 当然了,2年能学到多少呢?他的话是够用了。 并且,有一个小细节,他带了他的小兄弟,美国留学,并且在Google上班的黄峥去的。 提携是一个方面,我想带着他,做些翻译,补充的工作也是有这个目的的。 毕竟能进去Google的,面试级别的英语力是肯定不会弱的。

选择的艺术

昨天看了一天的大道的雪球。 今天就有视频给我推了,有一篇不错,分享出来。 大师就是大师,给出的建议不管是从管理上还是投资上都是个好建议。 碰到一个两难决策的时候,你应该选哪个? 此处,思考几分钟 给出的建议是,你随便选一个。 其实两条路都是对的,闭着眼睛选一个,然后接着走下去。 就这么简单。 必须要做决策的时候,你就做一个,可能是错的。 你这一辈子可能会做很多错误的决策 你也一定会经历更多的东西。 但是做决策之前,你要尽你可能的去分析,拿到你所能拿到的数据 你永远拿不到所有的数据 现实不是学校,学校解公式的时候,会告诉你a等于几,b等于几,c等于几,求解。 现实中,a不知道,b不知道,c可能知道,等于5吧。 那你能知道a在什么范围,b在什么范围,那么就可以做决策了。 最重要的是要承担后果 所以做决策前,要想好最后出现的后果是什么。 错了也就错了

会老友

昨天和老友会了一面。 这个老友是一起学习投资的朋友,当时互相认识了很多的投资高手。 一起学习了一段时间,然后一起搞各种尝试。 现在他还在搞的也只有房产了。 年收益率没聊,估计也就10%最多了。 经历个各种尝试后还是找了个最保守的投资。 同时最近的群里又传出了一个一个月几十倍的人物出现了。 这也是当年我们肯定会围上去凑热闹的场景,现在也就是笑笑了。 也会他会持续成功,也许围上去的人也有可能跟着成功,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性了。 当然,我也给我这个老友看了看别人晒的图 他也就笑笑说:偶然性 能翻几十倍的前提,就是小资金了。 资金越大,翻的速度和可能性就越来越小了。 不只是交易所的限制,连能和你做对手盘的对手都少了呀。

交换思想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那么我们还是各有一个苹果。 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也有一个思想,我们互相交换,那么我们就各有两个思想了。 今天以前认识的一个医生朋友打电话向我请教chatGPT的事情。 因为她怕跟不上时代。 但是在我回答她之前,她记得我以前问过的关于过敏的事情。 她就把她的心得给我说了一番。大概20分钟的通话,她说关于过敏的事情就花了15,6分钟,最后4,5分钟才是我回答她的问题。 过敏的心得很是不错,这里分享一番。 首先,过敏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大家都抵抗力下降,过敏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她也是这几年开始过敏了,但是她是大夫,总结出了三个不用药的方法。 1, 运动 2, 阶段性断食 3, 冷水浴 第一个第二个,大概和最近网上的流行的说法一样的。 第三个是第一次听说的 大概的原理是让人体舒服的一些习惯,内容呀,反倒是对人体不那么好的。 冷水浴可以从1秒,2秒开始,让身体习惯以前不习惯的动作,内容。 特别是冷水浴,这种从心理上受冲击的行为,更能提高身体(心理)上的耐受力。 提高耐受力,大概过敏的阈值就会随之提高,变得不那么爱过敏了。 还提到了用药的效果,是尽早让身体摆脱病器的状态,而不是依靠医药来改变身体。 我给出的chatGPT的建议是,尽早用起来,不用在意用到什么程度,不要在意会不会用prompt word。 然后说说chatGPT最擅长的数据分析的例子。 国内gpt4可能不好付款,那就先用3.5 因为以后的ai就和现在的互联网一样深入生活,不要担心会被落下。 只会有越来越好的产品出来的。

交易类的提示词

最近看的yt,x都在推一些内容重复的东西,我知道我最近看得东西太单一了。 已经被运营商看透了,要改变一下内容,让他们给我提示新的好东西了。 其中一个实践就是看些英文的,交易的,量化的,策略的内容。 下面是一个交易策略的分类,看英文的,上面是中文的翻译。  交易策略#1 – 买入并持有 交易策略#2 – 价值投资 交易策略 #3 – 波段交易 交易策略#4 – 动量交易 交易策略#5 – 倒卖 交易策略#6 – 日间交易 交易策略#7 – 头寸交易 交易策略 #8 – 套利 交易策略 #9 – 期权交易 交易策略 #10 – 做市 下面是英文的。 Trading Strategy #1 – Buy and Hold Trading Strategy #2 – Value Investing Trading Strategy #3 – Swing Trading Trading Strategy #4 – Momentum Trading Trading Strategy #5 – Scalping Trading Strategy #6 – Day Trading Trading Strategy #7 – Positions Trading Trading Strategy #8 – Arbitrage Trading Strategy #9 – Options Trading Trading Strategy #10 – Market Making

百円の恋

今天突击快进看了下百元之恋。 一句既往的小风格,从头到尾,都是在讲输,包括结尾的比赛。 可能就赢了一次,把店长打了,然后被开除了。 日本拍的这种电影,你说是励志片吧 从头到尾都是被动式的,就算是主角开始去打拳击,也是被骗去的感觉 不过,感觉更像是真实的世界 然后也没有贾玲式的减肥,大概就减了10KG左右吧。 唯一感觉进步的就是主角的拳击技术专业了点。 不过最后的比赛还是输了。 电影带来的主角的变化,不是那种很硬的,是顺之自然的。 从一个很废的人变到一个积极的人,不是追求胜利的那种大片。 有故事感,国内的电影不得不说这几年拍的很好看,场面上的。 代表就是张艺谋,不过他的电影真是不会讲故事。 不看内容的话,只是宣传上,贾玲是稳赢了,希望他们学会讲故事吧。 然后说说这边的拳击馆,真是挺多的 最近我身边的朋友就有开始练习的,不过这种运动还属于比较小众化吧 跟着普及了一些拳击的练习方法,水平不在一个层次的,想赢真的很难。

失败的实战(黄金空单被平)

图片
前一篇分析了最近的资金流向,然后定出了一个作战方案。 不过盘中还是被不断紧逼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扰乱了判断,最终丧失了已经到手的阵地。 首先,这个图的前半段,基本看出了整体的走势是向下的。特别是破位后,方向更明显了。 然后我也是已经建立了空头的阵地了。 然后在昨晚的逼宫下,提前移动了空头阵地的止损位置,和敌人短兵相接,丧失了仓位。 这里可以看到,确实是多头不断向上逼宫,已经打入了上次的破位的位置 而且,破了上面的一个Pinbar的阻力位,当然,更大的阻力位还有。 我提前移动已有空单的止损位置,其实也不算太错。 不过从这次的图来看,有两点可以注意,下次吸取教训。 1. 虽然破了一个阻力位,但整个阻力区间还没有破。 并且上来的k线都是很小的, 没有大阳线,就代表了不是主力的力量,只是本方的阻挡力量不强而已。 2. 这里有个最最关键的点,就是没有量。 多军的量始终没有达到前面的量的一半都没有,所以这里着急平仓,完全就是屈于压力(来自自己的)

和昨天的自己做个告别

今天又是个群魔乱舞的时刻。 日经突破了新高,这次是奔着30年前的高点去了。 然后,听到的两个声音。 他不会一直涨的,空它,现在空间大。 然后据说n个叫空军指挥部,俱乐部的群又解散了。 逆势一时爽,次次爽,一次亏到爆。 曾经我也组织过空军指挥部的小组织 也是曾经也次次的赚到小钱而快乐的 每次被精准的预测到点位而高兴,而自豪。 经历的多了,就知道这样的思维是多么初级了。 也不会去劝他们这些人了,尽量离的远些好了。 有熟悉的,我大概会提醒一下,注意一下仓位。 不要投入太多了,毕竟这是逆势呀。 逆势的人可能会告诉你他们会拿到最好的点位,会在一个尖尖上空进去。 但是我见过拿到这么好点位的人,没有人能拿到最好的出场点。 人的思维只可能是一种模式,不要想短线长线都赚到。 看不懂可以不做,但是不要硬做,看懂的再做,不要着急。

最近市场的感觉2024年2月

最近的大消息挺多的。 关于资本市场的消息,这里先罗列一下 1. 美国股市占比世界资本市场的比例越来越高,快到50%了 2. 英伟达市值超越大A 3. chatGPT的CEO打算为AI筹资7万亿美元,又会带动一波AI的涨势,包括2里面的英伟达 4. 日经也和美股一样,大盘涨,但是不是所有的股都涨,涨的就是些大型股,短期不会转向 5. 虚拟币市场开始企稳,几个币都跟随龙头BTC,要再次展开涨势 上面这些都是向上涨的,也就是钱流向的地方 那么相对的就是其他的就是钱流出的地方 1. 大A 2. 其他中流国家 3. 黄金(几次冲高不过,应该不会有新的钱跟入,中期涨不上去,看跌)     当然有人看好黄金的避险功能,我认为上面的看涨的地方,有足够的地方够钱流入 4. 某些商品,目前还是底部,还有待筑底。     这里可以关注,未来会有一波向上的走势。 目前这种局势,会持续到一个季度吧。

破窗原理(用在自行车上)

破窗原理是一个犯罪学上的道理 就是说一辆车,放在路边,如果他的窗户被打破了一个洞 没有人管的话,这辆车最后会被彻底的毁坏,最终会扩大到整个城市。 你可以理解为蝴蝶效应,一个小小的举动最后会掀起一场风暴。 也可以理解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反类 放在欧洲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一个马掌的钉子的故事 一个马掌的钉子的故事, 少了一个钉子;丢了一只马掌 伤了一匹战马;死了一位统帅 输了一场战役;亡了一个国家 怎么预防这个破窗原理呢? 就是从小事做起 今天说的这个小事是关于自行车的。 第一次来日本前,公司的总务组织了一场说明会 其他的都记不清楚了,就记得说,看到路边的自行车 就算没有锁,也不要骑 因为日本的自行车每辆都登记在案的。 这边的警察,别的不说,自行车会经常查的。 如果登记主不是你的的话,你骑车子会被拘的。 并且,这里夜间骑车,都要点起前车的一个照明灯。 如果不点,被警察看见了,必定会被查的,我已经被查过两次了,都是因为这个灯。 按照上面的破窗原理,一个车灯都不点的话,肯定是有问题的。 不知道谁制定的这个办法,确实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方法, 治安从最小的地方入手,比起办大案来不知道高明了多少了去。

交易系统大比较

结束一波回忆杀,回到正题上来吧。 借到了一本20年前的书,书名叫  a comparison of Popular Trading System 这本书其实不是书,就是一个回测报告。 回测了39种的交易系统。 对,就和我们做的事情一样,并且他还没有考虑手续费和点差什么的。 不过20多年钱就已经干这个事情了,不能不说超前。 一本书就三个部分 39个交易系统 评价 结论 按照从后往前的看法来看,也就是直接上结论 最有效的三个系统是通道突破,移动平均线交叉,20天动量。 并且这三个系统都是趋势跟踪型系统(排名前五的都是趋势跟踪型方法)。 长期的倾向是减少交易数量,也就是用大参数。 这些好像都是和我们得到的结论越来越相近了,参数平原覆盖+大参数。 sp500,肉类,谷物,金属在一般对趋势跟踪的方法上表现出不好的成绩。 理查德·唐昌 ・40/20 唐奇安通道突破 ・10/40 移动平均线交叉 ・20日动力 ・14日相对强弱指数 ・14 天缓慢 %K 随机 在波涛汹涌的市场中交易“在波涛汹涌的市场中买卖”罗伯特·伯恩斯 ・箱体突破逆势法(10天) ・箱体突破逆势法(40天) ・DRV获利了结方法 ・振荡法 ・使用 ADX 滤波器的振荡器方法 短期期货交易杰克·伯恩斯坦 ・随机破裂 ・随机破裂(Lars Kastner 的修改版) ・一天(一周)的重要时间(Lars Kastner 修改版) ・DEMA: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 新技术交易员 Tushar Chande, Stanley Kroll ・5 日 %F 与 3 日移动平均线的交点 ・20 日 %F 与 10 日移动平均线的交点 ・与 VIDYA 0.2 和 0.1 的交集:动态平均值的变量指标 ・8日Q棒与8日移动平均线的交点 ・20日Q棒与20日移动平均线的交点 ・具有移动平均线交叉的 Chande 动量振荡器 技术分析的新科学 Thomas Demark ・TD线去除强度1 ・强度3 TD线提取 ・RSI 轻度超买/超卖 ・REI 使用移动平均过滤器轻度超买/超卖 ・通过去标记器结合移动平均过滤器实现轻度超买/超卖 ・超买/超卖移动平均线系统 我如何在期货市场上将我的钱增加两倍 Alf Jensen ・峰度 alpha = 0.03 ・峰度 alpha = 0.10 ・FSRS ・1-2-3反转系统 交易系统工...

后座上的生计

今天继续自行车。 上回说到童年的时候在后座上的经历。 这次说说我自己后座上的事情。 自行车的后座,可能更多的是风花雪月的事情。 我这里说的是个生计的事情。 从童年长大,自己也有了辆自行车。 初中以后,我基本都是靠着自行车来上下学的。 任何故事都有一个时代的背景,我上高中的时候,背景就是那个下岗年代。 越是下岗,越是有腐败,记得那时候的市里的国企(那时候还没有私企什么事情) 没有一个不下岗,没有一个无腐败 我身边的上一代人,也就是那个时候五花八门的开展了自己的谋生事业。 我的家庭也不例外。 虽然父母是个双职工,而且是在两个不同的国企 这也没挡住收入的下降 爸爸正好那时候在肉联厂,靠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学到了制作火腿的手艺。 这到后来我上大学的学费,基本都是靠着家里制作火腿赚到钱来交的学费。 这个自行车和火腿之间的故事就是 用自行车来运载火腿的前身,猪肉。 一次就要买上百公斤的猪肉,为了买到便宜的肉,往往会跑很远的批发市场去买。 往来的路上,只能是靠着自行车来运了。 平日我上学骑车的时候,那叫一个快。 这次后座上放了上百公斤的肉的时候,然后前框里面也会塞满各种零碎的肉。 爸爸还要买配料,让我先走。 这时候的车子,不要说速度,骑起来,维持住平衡就很不错了。 比起后座来,前框里面的肉更是个累赘,两只手必须用力才能使把不歪斜。 终于,走到一个人多车慢的路上,我控制不住了平衡,车子完全倒掉了。 我这个懊恼呀,把车子扶起来,再把后座的肉安放好,一肚子的脾气全发在了前框上的碎肉上了。 都怪你们,让我把不住把,越看越生气,就把他们全部扔掉。 等了一会,爸爸也从后面赶上来了,他也是带着满满一车的肉,看到我灰头土脸的样子 也知道怎么回事了。问我前面的肉呢? 我指了指扔掉的方向,他什么都没说,走过去,把扔掉的肉都捡了回来。 大块的还是放在我的车筐里,更碎一些的放在他的车筐里。 我本来一肚子委屈的,他什么不说,我也只能默默的看着他把肉放上去,然后一起骑着车子回家了。 现在想想,那些扔掉的肉也有个小十斤了,可能那一趟的利润,就在那些肉里面了。 故事就到这里了,道理不大,不是自己家的东西,谁也不会照顾到这些零碎的地方。

后座上的童年

接着上篇的来一些回忆杀 其实早就有想写的冲动,不过男人的感情都习惯于埋在深处。 还是夏天的时候,带着小儿子去游泳,这次有点远,我骑自行车要20多分钟。 为什么骑车,环保是一个方面,估计就是我小时候对自行车的感情太深了吧。 回来的路上,估计是累了,小家伙刚开始还有动静,到家的时候 下来一看,已经在后座上睡着了。 这边还好,带小朋友的自行车后座都是一个大大的座位带着一个篷子。 正所谓触景生情,不禁想起了我小时候被爸爸带着去玩的情景。 那时候的交通工具可不是像现在这么多可以选,自行车算是一个普遍的工具了。 爸爸的工作单位很远很远,基本要跨越我们市的两个区 就这样,他也是只用自行车载着我去他的单位 大概就像我现在周末带孩子一样 那时候的自行车后座可不像现在这样,有带子有篷子 就是一个光秃秃的后座。 我就那么跨坐在后面。 距离有5个20分钟那么远,一次都到不了,记忆中我坐在后面腿都坐麻了 要过一段时间下来活动活动腿才行。 更多的细节已经渐渐的淡忘了,这可是我当年以为这辈子也忘不了的事情呀。 同样的,坐的时间长了,我也是在后座睡着了 现在想想,真是神奇了,就那么岔开腿坐着,最多加上两只手抓着 就那么睡着了,还没有掉下来。

人生循环

今天就我自己在家了。 好久没有这么样了,周末都是陪孩子。 渐渐的孩子都长大了,有自己的事情了。 小的虽然才刚上学,也是有机会就往外跑,找自己的朋友玩。 虽然晚上害怕的时候还是会要求来大人的房间睡 不过,也就是这两年了。 今天周末,早早起来就去学校玩了 学校不开门,就是些有需要的家庭才把孩子送去。 家长在家的不需要去的,不过他问了老师,可不可以去,老师说可以 他就主动要求周六也去了,要我们给准备便当。 想想人生也就是这么一个循环,我小时候的事情渐渐的模糊了。 不过看到孩子们这样那样,也就不自觉想起来了。 大概10岁前都很恋家,在外边恨不得赶紧回家 10几岁后,在外边恨不得不回家 其实上个周末聚会时,大家也讨论了下孩子们长大了,离开家门不回来怎么办? 有各种各样的主义的,反正准备好比外面的更好的条件,他们可能就愿意回来吧。 只是想想,估计大家也知道,外面的世界太吸引人,到了该飞的时候,就不要拦着了。 给他们报这个那个班,不就是为了让他们的起飞点更高一些吗。

三商

最近看经济理财的书多了起来。 刚看到的一本书里提到了一个概念,就是三商 智商,情商和财商 智商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 另外两个可能不是只学习就能提高的东西了 一个是怎么对待别人,一个是怎么对待财富的 其实情商的概念才提出不是那么久,怎么做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不过我倒不是那么看重情商,甚至还有些负面的感受。 一些我认识的所谓重情商的,我看到的倒是一些言行不一的行为。 我更看重的是财商。 并且我认为未来的日子里,财商的提法会越来越多。 以后的地位也会超过情商,占到人生的重要地位的。 最近看的几本书里,都看到了一些比较专业的人生建议师。 教的东西也是很明确的,情商的老师更多的是忽悠两个字。 情商我的建议就是不偏不倚,不耍花招 就够了。  财商的重点倒不是赚钱,而是不让钱贬值,或者说跑过通胀吧。 能通过交易出来的人只能是少数的,财商一定是要让大多数的人都能掌握的才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