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24的博文

谁赔钱就是谁的错

做fx交易的不得不提到昨天的事件。 日银介入事件 做了这么多年了,已经对这个事情有了一定的警觉行了。 像昨天那么样,一个劲的猛涨的,可能会被日银接入 只是可能,不是绝对 因为历史上介入的次数是有限的。 但这次,我综合了历史的经验,没有顺势 只是在高位埋伏了两单 果然吃到了介入的红利。 只是小单子,毕竟是逆势的做法。 然后周围的人就有各种各样的爆仓的。 首先是逆势的人,昨天首先的爆拉,把死扛的都拉爆了。 然后爆仓的大部分是顺势做多的人 基本上被教育了一遍,顺势,杠杆也不要上那么大。 最后一类人是只做一个方向,但是保证金没来得及进去的。 因为昨天还是日本的休息日 银行的入金不能立刻进去。 就算想补仓也是补不进去了。 就听到他的各种理由,怨系统,怨银行,怨休息日。 别的我不知道,其他人全有错,但惩罚的是没做准备的人。 谁赔钱就是谁的错。

是技术更新速度不够快?

最近在用AI聊天的时候 他经常的告诉我不能说,要我去咨询专业人士。 比如医疗,比如金融。 肉眼可见的,人类给AI加上了镣铐。 带上枷链的技术还能乘风起飞吗? 其实细细想起,人类从来不是技术更新的技术不够快 而是人类接受的速度跟不上。 比如交流电 直流电发明还没有多久呢,交流电就发明出来了。 曾经推动人类进步的大发明家(其实是个资本家)爱迪生 这次扮演了一个阻碍人类发展的角色。 再比如医药行业, 从来不是新药没有发明,哪怕新药的效果再好呢。 只要资本还没赚够,就不会推出新药。 这还是西方,东方的例子就是更多了。 曾经以为老佛爷前面不能有人,司机就不能存在。 当然如果是现代的无人驾驶,估计又有别的理由来说辞了。 我曾经说过,社会的更新,必须等到老人政治都结束了, 才能进步,老人对新技术的抵制和对旧技术的固执是无可救药的。 政坛迭代的越快,技术才能发展的越快。 这点,现代的中日都是一个反例。

《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

图片
史蒂芬·柯维 ◆  前 言 你在90%的时间里都会“偏离正确路线”, 那又怎么样 和睦的家庭——甚至典范式的家庭——在90%的时间里都会偏离正确路线! 但关键在于他们知道目标何在, 他们知道“正确路线”是怎样的, 他们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这一路线上来。 三个要素——目的地、飞行计划和罗盘。 关键是要创造所有家庭成员都能接受的愿景。 耐心就是付诸行动的信念,耐心就是情感上的坚持不懈,耐心就是情愿为了别人的成长而忍受内心的煎熬。 ◆  习惯一 积极主动 ◆  习惯二 以终为始 ◆  习惯三 要事第一 ◆  习惯四 双赢思维 ◆  习惯五 知彼解己 ◆  习惯六 统合综效 ◆  习惯七 不断更新 ◆  结 语 生存 → 稳定 → 成功 → 有意义 “我们如何才能除去我们关系之间的痛苦?” “我们如何才能摆脱债务的困扰?” 然而,在你们朝着成功和有意义前进时,重点就转移到了创造目标、理想和决心上,这些将最终超越家庭本身: “我们要为我们的孩子们提供什么样的教育?” “我们希望我们未来五年或十年的财务状况是什么样子?” “我们如何才能加强家庭关系?” “作为一个真正做出有意义事情的家庭,我们能够共同做些什么?” 这并不意味着,那些达到成功和有意义层面的家庭就没有要解决的问题,只是重点变成了创造。来自这些家庭的成员不是尽力从家庭中消除消极的事情,而是将精力集中在创造之前不存在的积极事情——可以优化情形的新目标、新选择、新的可供选择的事物上面,不是从一次解决问题的危机匆忙跑到下一个危机,而是将精力集中在为未来的奉献和完满创造统合综效的跳板上。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去除阻力。对它们视而不见就像是,朝着你的目的地前进,却挂上了倒挡。你可以通过所有办法前进,但除非你能去除阻力,否则你就难以迅速前进,而付出的努力也将使你精疲力竭。你必须要同时处理动力和阻力,但主要工作还是要放在阻力上面。 习惯一、二、三和七激发了动力,建立了主动性,它们带给你一种明晰的、激动人心的目的感,那比个人目标要更有力量。事实上,缺乏某种有意义的理想和任务,会让你觉得阻力最小的地方就是你的舒适区,让你只使用那些成熟的、可能已经被别人认可的才能和天赋。但是,当你分享真正有意义、有领导能力、有奉献精神的想法的时候,你会发现,要想阻...

重开账户

距离关闭ba账户已经过去半年了。 终于在本周重新开开了。 也是基本和赵老板同步了。 倒不是为了规避风险,主要是日本的kyc不让用了。 和美国一样,日本币安也是本地化了,所有的kyc信息都要上报政府了。 当时就决定删了重开,没想到过了这么久。 两个问题,一个是要等风头过去了,一个就是技术问题了。 单说技术问题,其实就是在国外也要fq了。 本地ip一登陆就说是不支持的地区。 曾经风光无限的国外身份也有到尽头的一天。 也有必须fq的一天了。 曾经搭过一次v2,但是没通,当时没搞明白,就又拖下去了。 后来偶尔看到是防火墙需要开放端口。 才有弄了一次,就通了。 成功的这次,非常快,前后也就一个小时,就都调通了。 其实这种情况在个人做事的时候时常发生,就是碰到了一个问题, 自己怎么都搞不定,然后一个伟大的事业就嘎然而止。 反倒是在公司做社畜,这种时候,就会通报一下,可能就有人来帮你一下,也就过去了。 脱社畜之路不是那么简单的,不关要有决心,还要在碰到问题的时候要有自己解决的决心。 大部分的问题解决后,回头看,就是个小石块 没解决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巨石。

交易公式

交易成功=交易次数 X 盈亏比 X 胜率 这个是从天启这个频道看到的。 其实在之前也是各种方式的公式都有 这个还是我觉得不叫认可的一个公式 首先,交易次数,一年交易不了一次,肯定结果不会好。 当然,这个很明显的就是买了不卖的那种是个反例,这时候胜率is100%,盈亏比就只有最终和最开始的价值比了。 然后胜率吧(单独说没有意义) 这个是最有争议的地方,一般来说,胜率和盈亏比是配合着说的。 胜率高了,盈亏比一半不会很高。 初入交易的基本都是盯着胜率去做的。 各种交易的课程也是只给你看盈利单,不给看亏损单。 只能看到胜率很高,盈亏比可能差的一塌糊涂。 所谓的高手的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就是胜率低(10单有8单止损) 但是剩下的两单盈亏比就很高,足以覆盖止损的8单了。 此贴可以再扩展,以后继续往这上面写。

小财不重视,大财不入门

工作上的事不说了。 说说币圈的爆仓吧。 爆的也不多,几百u,不过是一个基本不怎么用的交易所。 上一波买了100个平台币搁着,这一波一看竟然翻倍了。 币圈真是机会多多,可以屯,可以挖,还可以借贷。 就是别上杠杆。 我一看翻倍了,就卖成u了,然后上周,在一波全币大涨的时刻, 做了一把合约。 我就点了20%的仓位吧,结果没有检查杠杆。 币安基本默认是10倍的吧,20%,应该是2倍,应该不会爆仓的。 结果第二天起来一看,就已经爆仓(其实有次机会的)。 几个错误吧: 屯平台币就不该卖掉。 不怎么用的平台,想当然就开了个大仓。 开完了还没有检查,没有及时处理。 不操作,现在的平台币币价比我卖的时候还更高了一些呢。 买入,忘掉。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考证这回事

不止一个地方都推荐过,考证是升职或者转职的最好方法。 前年一个朋友也是在我的怂恿下,考了个AWS的证 然后他就转职去了四大,去年又再次转职。 他再次转职的时候,又咨询了我的意见,我告诉他的他也是照做了。 他一再的说感谢我,其实他感谢自己就好了。 因为我还没他考的快呢。 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可能转职的时候没他有那么多优势,年轻,学历。 所以我一直都在犹豫考不考证。 这次终于下定决心了。 到达罗马,方法有很多种,有一种可能叫方向反了。 也就是经历失败,失败的下一次也许就是成功了。 但是,只在原地不动,是肯定到达不了目的地的。 动起来,哪怕是个错误的开始。

和恶魔对话

最近读的书大多是为了考试的,不适合分享。 那么就来分享一本老高分享的书吧。 书名就是题目写的那样 有点惊讶的是作者 拿破仑希尔 这个作者的另一本有名的书是《思考致富》 这边书我看过的 被老高发掘出来的这边书和上面这本完全不搭边。 他写的思考致富,可以说是花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可以参考视频) 然后在上面这本书的第二年,就出了第二本书(实际发版是很久后的) 所以,真实的世界,永远比你看到,听到的更加复杂 很多事情都会有种怎么会这样,怎么可能的感觉。 具体我就不剧透了,不过说下我认可的部分。 恶魔操纵人类的方法就是利用恐惧 其中,包括对死亡的恐惧。这点基本是所有人类的通点。 当然了,恶魔利用这点,是对万物的 其实我认为人类还有一点是别的动物没有的,那就是欲望。 中国的历史上,最大的一块就是葬(我认为就是贪欲) 并且,群里做交易的人,大概对这两点都有感受吧。 一个数字游戏,只是加上了恐惧和欲望,就能操作一切,不是吗? 还有一点,就是28定律。 这里的2就是2,这里的8其实是98. 也就是100人里面只有2个不受控制,98人都会被控制的。 真实世界,我相信比这个比例更低。

先出价者负

最近参与一个LanchingPool, 里面两个选择,一个是平台币,一个是U 最开始的时候,这两个回报率竟然差了3倍。 我是毫不犹豫的购入了BGB参加了。 好像这个题就是个小学数学题。 怎么会错呢? 不到一天,就被打脸了。 很快两者的差距就小了,然后慢慢的,两者的收益率都极具的下降。 最后,U反倒比平台币的收益率高了。 现在基本是降到了30%左右了。 看样子也是没人再参加了。 道理很简单,最开始的高收益率是建立在参加者少的前提下的。 一边压倒性的高,当然学过小学数学的人都会压倒性的投向一边的。 也就是半天吧,先投入的人已经没有办法拿出来了(拿出来要花时间,收益也没了) 何况向我这样,高位买平台币的。 虽然是个必赚的项目,还是让价格飞一会的好。 先出价就像打仗时候先布兵一样,被对手看的清清楚楚。 哈哈,交易时的毛病,到哪里都一样呀 等待,是个优良的品质。

紧张感

这两周的工作是够紧张的。 一周天天加班,这周直接就夜班了。 工程做完了,最后的release,因为是正在跑的系统。 只能是晚上release了。 虽然我对这个项目的抱怨很多 包括,效率,做法,管理。。。等等 但不得不说结果来看,是对的。 一个不正确的过程, 但有一个正确的结果。 其实个人来说,就对我自己来说,可能更多的是追求了过程了。 结果就是因为过程中的各个理由 原谅了自己,甚至因为自己太累了,推迟了结果。 前面也说过,大部分的打工者都想脱社畜的生活。 但是达不到结果的行为,脱离会社,可能比打工时混的更惨。 借着这两周的紧张感,把这种感觉延申到自己的生活和个人的事业上去把。

失败的考试

今天去考了一把。 这次是个失败的考试。 为什么考呢? 最近的工作都是些网络相关的 虽然主要是做backend的工作,也是采用了网络的多层框架。 这块很不熟,就去考一个证把。 非常不幸的是,我就定了三周的备考。 虽然是个初级证,但是入门的知识点特别的多。 这周,大概是进这个项目最忙的一周了。 就拿昨天说,本来说下班就走的 结果因为周末就要上正式的项目了。 一直到8点才去商用的room去操作。 预定两个小时,结果一直弄到12点。 这一周都是这个状态 本来这周是我备考的最重要的一周,结果却成了鸡肋。 今天早上应该看一天的书把。 却发现上个月就和人约了一个小忙。 1个小时把,前前后后,早上最好的时间都没用上。 周末还要送儿子去上课 就没有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可以学习。 考起来,才发现自己学的这几周都是基本的知识片 考试是个综合的应用 就是说我学的都是2,3行的知识点。 考试题目都是5行左右的,一下就有好几个知识点。 题目不熟悉呀。 当年上学的考试的技能已经退化到平均线以下了。 可以说考试就是学习了。 就奔着学习的目的去吧。 考试的140分钟,可以说是我这三周,连续学习时间最长的时间段了。 还不知道结果,不管怎么样我都要说,我还会回来的。 其实这次报考,另一个原因就是要涨价了(货币贬值) 并且4/15前报名,考不过还有一次免费的机会。 就是这次免费的机会,让我没有拼尽全力吧。 完全没有压力,最后一周也是,能看就看,看不完,就下个月再考了。 果然是人无压力,毫无动力呀。

压力还是动力

今天群主推荐了一个励志的视频。 我前几天也看了一部 我不是药神导演的另一部作品《奇迹·笨小孩》 里面有亲情,有生死,有歧视,有压力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最后一个压力,有压力才会产生非凡的结果。 当幸福来敲门的里面,也是面临着吃不上饭的压力,才会产生更大的动力。 这些视频可不是简单的鸡汤 就算是鸡汤,就像老罗说的,鸡汤的作用就是没有动力的时候来补充动力的。 又扯到鸡汤去了,我还是想谈压力。 这两天的工作,也是让我体会到了 压力比动力,比DDL更能产生结果 我自我感觉,动力是够的 因为我想干的事情还是不少的,想法也不可谓不少。 大多事情都没有结果,就是没有压力。 或者说自己原谅自己了 没有一个团体的氛围来监督,压迫自己 靠所谓的自制力,基本是出不来结果的。 如果拿飞机来比喻的话,动力只是让飞机上天的那最初的一段。 压力才是伴随着飞机从头到尾的一个 飞到天上了,不达到目的地,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讲的,中途停下就是坠机了。 然后是团体的力量。 可能拿大雁南飞来举例更好些。 也是飞在天上。 大雁集体飞行,一会拍成一字,一会排成人字。 它们这么飞的原因是拍成队伍,形成一个空气动力学的浮力。 单飞的大雁是很难飞到南方的。 有一个好的团体也是一个很好的助力方法。

币圈小事

开始番茄钟,一个番茄内写完。 今天写一些币圈小事吧。 其实就是一件事,或者说一个人起来的一系列事。 起源是半年前开始的。 一个朋友找到我问我是否可以收币,因为他不懂。 我问了多少,也就是千单位吧。也就答应了。 来了的是位大姐,拿币来换生活费的。 她也没有工作,就是玩玩币赚点钱。 本来我以为她是被骗的,国内那种假的区块链。 不过聊了一下,她确实懂一些,不过是半懂非懂。 反正她的币是真的,不过是在BSC链的。 她玩的是一个很小众的生态,我从来没听说过的。 平时的收入来源就是挖矿,打游戏。 也就是屯币,和web3。 我估计她卖币也是有的,想推销她的生态也是有一部分的。 然后就没有联系了。 突然一天,直接给我打来了电话,当时在充电。 拿到后就结束了,我还在犹豫打不打回去,会是什么事呢? 第一直觉就是她被盗了。 果然1小时后,她又打来电话,我的直觉是对的。 问我有什么办法,我可没那个能力,只能是聊聊币圈安全注意事项。 现在不知道她还在玩吗。 币圈劝退的绝招就是币被盗了吧。 FTX关门的时候,我知道的n多个博士玩家,也都退出了币圈了。 可以玩,不要全部投入,拿丢到也不会影响生活的钱去投。 这是我给的一个建议了。 然后说说我拿到她的币后,做了什么吧。 我肯定不会放着U了,毕竟那时候是熊尾巴了。 虽然进去了早了点,不过现在也有50%的回报了, 这就是牛市,什么时候买,都不会亏。 不过更好的是买BNB,已经两倍多了。 买币建议 不知道买什么,就买生态币:也就是BTC,ETH,SOL 如果在交易所玩,先买平台币。 就和买券商的股票一样,他们肯定是领涨的。 并且可以放入pool收些利息。 DONE

记录一下体检的一天

上周约了今天的体检。 说起来,从离开学校,接受这么基本的体检还是第一次。 生病的时候大概是检查专门的项目。 今天这样的,体重,血压,心电图这样的还真是第一次了。 每年都会寄来,不是懒得去,就是不想去。 今年正好来看病,就顺便在经常去的医院约了一下。 说是医院也不是,就是个专门医。 国内的所谓的小诊所。 3年前我第一次去,就一个大夫,不大的小医院。 这次去已经换到大地方了,大夫也增加了几个。 一早就提前去了,不过门口也是早早等了不少人了。 都是老年人,我是第11号。 这次除了基础的检查,还有肺癌,大肠癌的检查。 大肠癌,其实就是提前两天准备样本,他们也是提交给专门的机构检查。 肺癌,也就是拍个胸透。 和以前我经历过的不一样 以前都是大医院才行,一个很大的设备。 这次这个是个超级小的设备,就在床上一个打印机大小的机器。 不过也没用到,我的待遇是靠着墙的一个板子大小的东西,刚好覆盖住胸部。 做心电图的也是个小机器。 我感觉再过几年,都可以在家做了。 就是最后的采血比较痛苦,护士把针扎进去,转了3圈才找到部位, 经验不足呀,抽了3管血。 再过一周才有结果,也就是他们把样本拿出去检测了。 肺没问题,我这次的体检目的就达到了。有些指标超标,预想之内了。 这边的医疗覆盖的不错,基本都去小医院了 不用去大医院挤。

成为专家

继续昨天的资产配置的话题。 昨天的资产配置的话题上,我反对了一个观点 今天我要赞成一个观点 那就是成为一个专家 这个话题是在普通人怎么赚到第一个100万上引出来的。 毫无疑问,成为自己行业的专家 是大多数人的主要选择。 如果你的行业就是成为专家,也赚不到100万的话, 那么就要考虑换行业了 或者在别的行业来想办法了。 比如他提到的第二个赚到100万的方法,币圈 可以肯定的是,在币圈,成为专家也比不懂的人更快达到这个目标。 包括前几天推荐的那本书《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里面 也是很推荐要成为专家的,书里叫成为专业人士 1. 遵守自己的原则 2. 专注于正确完成工作 3. 不惧怕承认错误 4. 持续稳定 5. 勇于承担责任 今天继续写专家的话题,昨天的没写够 成为哪方面的专家,或者说什么时候开始。 什么时候开始,这个简单,一年前或者现在,或者经过计算后。 怎么计算呢?也许计算过就解答了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哪方面的专家 把你知道的专家列出来 然后打分,按照下面的维度 自己爱好的 自己擅长的 自己花过很长时间的 自己有很多资源的 别人需要的 别人认为好的 别人推荐的 首先,自己爱好的才能坚持的久,自己擅长的才能最快的速度达到目的。 比如我,英语过级,日语过级,都是考了2次以上才过的。 这个就是工作(别人-社交)需要,自己又花过很多时间的。 肯定不是我擅长的,也不是我爱好的(一般来说爱好的都会学的不错,也就是擅长) 是不是感觉很怪,不是正确答案呢?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自己喜欢的,自己擅长的就一定是对的?或者说价值高的吗? 那么可以把上面打的分数,乘以一个这个专家的价值。 专家的价值应该从网上可以查到,比如某个专家的收入水平。 这么说下来,你热爱可以打10分,你擅长也打10分。 但是乘以价值,也可能不会很高,比如黄袍加身的骑手。 你不热爱,也不擅长的金融专家,可能价值是骑手的十倍。 那么别人认为好的,别人推荐的,只要是2分,也超过你的10分了把。 其实还有个时间维度,你如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专家水平。 那么上面的结果再除以时间,应该是更精确了吧。

资产配置

今天的话题是资产配置。 虽然听完了课,不过有一句话倒是不同意的。 那就是资产不多的话,不需要做资产配置。 这里有几点说明一下。 第一,不做资产配置的话,钱也是会被花出去的。 钱总是不够花的,想买的东西也是买不完的。 第二,购买资产的部分,可以进行免税的话 为什么不多多配置呢? 第三,如果是个长期的行为,就可以看作定投了。 定投,从任何时候开始都好,也不要因为钱少而不投。 如果说这部分的钱也是打算作为投资的话。 很多人可能看不上资产配置了。 但是,又有多少人的投资行为可以超过指数呢? 巴菲特都不敢说一定会超过指数的。 最近看到了一些回测,各种复杂的策略, 跑下来,年化还不如指数,那为什么还要跑那么复杂的策略呢? 还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周边的服务器维护。 不超过20%的策略,都不值得投入实际来运行。

交易世界中,最重要的6件事|附加1個關鍵品質

1. 交易认知 Trading Mindset/Perception     订单如何运行,交易量,K线,交易周期time frame,盈亏同源     认知决定行为 2. 资金管理 Money/Risk Management     一个层面:风险控制     交易的红线     经历多年,练出来了,本金没有了。     先有认知,再实盘     有计划的亏。     另一个层面:复利增长。 3. 交易系统 Trading System     不主观交易,形成系统,执行交易。     形成信仰,回撤加仓。     系统设计,调试,精进,细节。 4. 交易行为 Trading Behavior     个人习惯,伴随一生。     5. 数据统计 Data statistics     交易就是一个统计学问题。     回测,数据分析:胜率,盈亏比,资金管理方式,回撤比例。     有想法,要经过测试。 6. 交易心理 Trading Psychology     上面5点做好了,基本不会有心态问题。     如果有心态问题,从上面5点再构筑。     要习惯空仓     心态平和 7. 关键品质:持续专注把一件事做好 sustainability     钝感力     任何一件事,坚持下去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