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资源怎么办?方法总比困难多
1990年,杰里·斯特宁和其他专家小组应国际慈善组织之邀,到越南去解决越南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当时打完越战的越南政府一穷二白,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资源没资源,灾后重建的越南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没足够吃的粮食,没有营养均衡、丰富可口的食物搭配,于是很多孩子得了营养不良的各种疾病。各小组在经过详尽调查之后,给出了各种高大上的建议报告。研究报告普遍认为,营养不良是一系列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卫生状况差,生活贫困,清洁饮用水缺乏,农村居民往往不重视补充营养。提升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只有素质提高了,女性才会重视孩子的饮食健康,越南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才会逐步得到缓解。说的都没错,讲的也很有道理,但是都是些无关痛痒的正确的废话,数百万名越南儿童每天都因为饿着肚子而营养不良的问题才是燃眉之急。和别的调研小组不一样,杰里·斯特宁小组反其道而行之,只拿着皮尺和记录本开始深入乡下,用样本随机采样的方式,寻找家里虽然穷,但是身体依旧健康的孩子的样本数据。
在乡下的穷苦地方,他用这把尺子去丈量当地的小孩,将同年龄的小孩一一丈量,结果发现许多小孩身高偏矮,极少一部分孩子发育良好,营养水平尚可。所以斯特宁小组一旦找到这些个子特别高、身体健康的小孩子之后,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家父母或亲戚有谁是在政府工作的公务员吗?如果小孩子回答是,直接过滤掉。道理很简单,因为国家政府机构编制的人员,更容易有机会获得更多的食物,很显然这类孩子家庭的饮食能力是无法在越南全国推广的,不具有普遍性和推广性。经过认真测量和筛选,剩下的孩子符合“家里虽然穷,但是身体健康”的条件,不是营养不良的儿童。于是斯特宁小组带着好奇心,去查询这些特征的穷苦人家,到底做了什么样的努力,让他们家的孩子不至于忍饥挨饿,又能健康成长?经过调研发现,有些孩子的家里会给孩子吃四顿饭,只要孩子肚子饿了,就想办法使他们填饱肚子,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办法,但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足够的粮食。有些孩子的妈妈心灵手巧,会到稻田里抓小鱼、小虾晒干了磨成粉,作为孩子吃饭的调味粉,增加饮食的营养,这的确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有一定的难度。
有些孩子家的妈妈会就地取材,采摘地里的番薯叶、番薯藤,切碎了当作蔬菜吃,或榨成汁淋在饭上一起蒸。斯特宁小组综合考虑了这几种办法的可行性、便利性、可复制推广性,决定将“种植番薯,吃番薯叶”为主要推广项目,抓小鱼、小虾晒干磨成粉,增加调剂饮食为辅助选项,多吃一顿饭作为量力而行的建议选项,开始逐步试点和推广到其他乡村。于是斯特宁小组在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资源没资源的艰苦条件下,在村里带着母亲们一起做饭,就用这几招简单、可复制、可操作的方法进行全国推广。6个月的时间快到的时候,杰里·斯特宁发现,当地有65%的孩子营养问题得到了改善,进而他又把这个方法推广到越南其他农村,这个方法影响了越南的儿童20多年。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