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之一时刻

 有人说不会交际,不会喝酒。这里我认为,交际不等于喝酒,国内的交际就要喝酒的就是个陋习。

你只是要爽,不知道陪你喝酒的是不是在陪命,酒精真是个检验身体状况的好东西。

理论上喝酒对人体的伤害是化学反应,是不可逆的,更何况中国曾经有10分之1的人是医学上不可喝酒的。


90年后出生的大概不知道很多事情,我比喻他们就是第六只猴子,

不知道规则是怎么来的,看到了不能拿的桃子,想去拿,但老是挨打,又不知道为什么挨打。

这里说的是一个他们不知道的,但是受益无穷的一个事情。


90年代前(这里还包括90年代,甚至现在),中国是个乙肝大国,曾经有10分之1人感染乙肝。

乙肝是那个时候的原罪,中国真是个神奇的国度,什么都要天下大白,越是这样越是各种检查。

乙肝+酒精=自杀,所以,喝酒,大概就是个淘汰乙肝病人的自然选择疗法。

神气的国度,明有各种检查,暗有民间疗法,按理应该会消灭这个恶疾了吧。

但是那时候中国没有能力制造乙肝疫苗,只能看着感染率越来越高。

按照这个速度下去,一半的人感染,甚至全员感染只是个时间问题。


时间来到1989年。

默沙东研发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基因工程重组乙肝疫苗,并于1986年在美上市。

1989年,为从源头上解决这一当时中国最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帮助中国消除乙肝病毒和相关疾病,

默沙东决定将乙肝疫苗技术转让中国,并负责指导和培训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

之后在北京、深圳建立乙肝疫苗生产车间,以确保中国生产的乙肝疫苗品质与美国无异。

“最初我们希望向中国出售乙肝疫苗,但即使将价格降到最低,中国家庭可能也难以承担。”

时任默沙东公司CEO和董事会主席罗伊·瓦杰洛斯(Roy Vagelos)院士在回忆录中写道:

“时间如此紧迫,我想保护孩子们免受这种致命疾病的侵袭。”

在最后签署的合同中,默沙东公司承诺不收取任何专利费或利润,也不在中国大陆出售默沙东生产的乙肝疫苗。

瓦杰洛斯院士说,

“默沙东当时的想法就是,如何能用手中的这项技术去解决一个巨大的医疗问题,帮助那些深陷疾病风险,又无法负担的人们。”


这里虽然简单,但是中间是个多么复杂,又是个多么重要的过程。

最近中国的崛起,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国运,我听了就是笑笑。

既然是运气,早晚有用完的那一天,上面的这个事情,你可以理解为运气,最近一次疫苗事件,

可以看到运气已经不站在这边了。这里的国运,改天再写一篇。

上面的是一个中国的十分之一时刻,还有几个十分之一时刻,也是要想写写的,估计能写但是发不出来的。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Obsidian介绍

バイリンガルとしての言語切り替えの難しさ

chart Technical books